年4月,GoogleGlass(谷歌眼镜)亮相,它是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但由于设计成本及实际应用等问题始终没能量产上市。 这一具有科幻性质眼镜的发布唤醒了科技巨头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探索,这一片未耕之地有着无限的活力与商机,这一年,也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 “智能可穿戴设备”意如其名,可以穿戴在身上的智能设备。市面上最常见的品类就是手环和手表了。华为、小米、苹果都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基本保持一年一更新的频率。今年3月6日,OPPO公司也推出旗下首款智能可穿戴设备OPPOWatch,正式宣布入局。 从年Pulsar计算器手表带来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开始,年谷歌智能眼镜的问世,年中星、腾讯、百度、小米纷纷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足以证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可期。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预计达到3.96亿台,其中智能手表市场份额占比23%,IDC预计五年内的复合增长率将增加为12.4%。单看中国市场,年第二季度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出货量为万台,同比增长4.1%,前5大可穿戴设备厂商分别是:华为、小米、苹果、步步高以及奇虎。 (图片来源于:科技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