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妞妞(化名)今年9岁9月,身高cm,已月经来潮3月余,目前身高增长缓慢,妈妈带来就诊,经骨龄检查评估终身高已很难达到cm。这时妈妈的心情大家都能想象。追问病史,妞妞2年前开始出现乳房发育增大,医院就诊,经性激素激发试验、骨龄等检查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当时预测成年身高可能达不到cm,医生建议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当时妈妈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未同意治疗,后来有了二宝,就忽略了大宝的发育情况。现在来就诊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临床工作中碰到这样的病例还不少,值得大家注意啦。 女孩8周岁前,男孩9周岁前,身高突然加速,乳房硬块,内裤分泌物往往是性早熟的信号,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来院就诊。 那性早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性早熟是指青春期发育过早发生。 ?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或女童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 ?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 ?近年发病率明显提高,为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 ?女:男=10:1 性早熟临床表现为: ?女性常先出现乳腺发育增大→外阴增大、阴唇发育(有色素沉着),→出现阴毛、腋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来潮。 ?男性出现睾丸、阴茎长大,阴囊皮肤皱褶增加伴色素加深,变声,甚至有遗精;肌肉增加,皮下脂肪减少。 ?两性都表现为身高骤长,骨龄提前,最终可使骨骺过早融合,使成年身高变矮。性心理成熟也提前。 性早熟分为以下几类:?GnRH依赖性性早熟,又称中枢性或真性; ?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又称外周性或假性; ?不完全性(部分性)性早熟: ?乳房早发育 ?肾上腺功能早现 ?阴毛早现 ?单纯性初潮 预防性早熟,家长和孩子要做到: 1.适当控制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高危食品少碰,禁忌食物不碰;食有数,莫贪多。禁忌食用蜂蜜、燕窝、人参、蛋白粉等任何补品、保健品;尽量不吃甲鱼、黄鳝,少吃膨化食品、饮料、零食;避免油脂多的食物,少吃甜食,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建议少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少吃豆浆、豆制品(大豆中的黄体酮是一种激素)。养殖鸡鸭鱼虾的饲料中可能含激素,不能保证安全,只能平衡饮食,荤菜换着吃。 2.增加体育活动,减少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性早熟。每天应保证30分钟以上的纵向运动时间,如跳绳、摸高、打球、游泳等。跳绳在每天个以上,游泳30分钟以上。 3.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应有八九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保证足量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应保持的睡眠时间:幼儿期12-14小时,学龄前期11-12小时,学龄期10-11小时,青春期9-10小时。 4.少接触电子产品,如电脑、电视、手机等。减少色情暴力等视觉刺激。 宝妈们要注意: 1.孩子的饮食贵在均衡,并不是鸡鸭鱼肉吃得越多越有营养,这些动物性食物吃多了,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后患无穷。 2.不要购买外形和颜色很奇异的水果、蔬菜,在反季节时更要注意。 3.通常情况下不适宜给孩子吃补品、保健品,如果有必要吃,也应在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下慎用。 4.做父母的应把学习营养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建立家庭饮食文化作为人生的重要课题,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提高。 朱永琴 主任中医师 朱永琴,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级名老中医盛丽先工作室负责人,临床工作近二十多年,对儿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早熟、矮小证,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咳嗽、鼻炎,紫癜、消化不良等疾病。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7项,获科技奖项2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坐诊时间: 二门诊:周日下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