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纺服行业中期策略坚守景气赛道,关注机

发布时间:2023-4-2 17:35:48   点击数: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兴证券,刘田田,常子杰,魏宇萌,沈逸伦)

1.观点综述

年初以来,疫情陆续对深圳、上海、北京等多个一二线城市造成重大影响,终端消费需求和工厂生产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及全球疫情下,原材料价格及外贸订单都加大了不确定性。在此情势下,我们梳理所有细分行业,将其归为两类:一类为景气赛道,其受到疫情影响小或者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小,长期发展空间足,典型的为户外用品及化妆品行业。第二类为短期受不利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但是行业挑战之下也存在着机会的行业,典型的为家具行业、造纸包装行业和纺织服装行业。

从景气赛道看:户外用品当前的景气源自于疫情之下,露营等户外活动既满足了短期出行亲近自然的需求,又满足了社交需求,长期的发展空间主要来自于我国的户外参与率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大,以及户外用品存在着材料升级换代的空间。化妆品的高景气源于,美妆意识觉醒以及消费能力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美妆消费需求持续强劲,在国货崛起的背景下,国货美妆品牌持续成长。

从挑战与机遇型行业看:主要的挑战来自于疫情带来的消费不畅,以及疫情后消费意愿恢复所需时间长,同时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压制;而主要的机遇包括:1)疫情管控放开以后一些消费品的快速回补;2)价格传导能力强的公司,产品提价落实之后,克服原材料价格因素利润率会率先得到恢复,从而进一步强化行业地位。3)行业压力之下的在渠道端、生产端的出清,带来的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2.户外:加速渗透,用品生产制造端机会凸显

2.1回顾:疫情催化国内外户外参与度景气高

我国是户外用品制造中心,主要的户外用品制造商以出口为主,内外景气之下主要公司业绩优异。全球户外用品总规模约亿美元。其中鞋服占到接近60%,装备类占17%,工具类占20%,专项装备类占5%。户外用品制造企业以出口为主(主要企业的出口占比在70%左右或以上),辅以部分内销。疫情之下,一方面由于疫情压制了长途旅行,人们转向短途的户外活动,另一方面,疫情也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户外运动的热情提升,两方面作用之下,户外外及国内户外露营的热情高。受益于行业景气,露营、骑行等行业的重点公司21年的收入及业绩的多数取得高速增长。

欧美的户外参与率进一步提升。年美国户外运动的总体参与率达到了52.9%,创5年来新高。在SFIA的报告中跻身参与度前10名的户外活动还包括跑步/慢跑(万参与者)、自行车(万)、钓鱼(万)和露营(万)。其中露营是蹿升势头最猛的户外运动形式之一,年北美有万户家庭至少露营一次,其中包括万户首次露营,首次露营者的比例较上年增长了五倍。CotswoldOutdoor表示英国露营设备的销售额在年同比增长了60%。户外运动的火热极大促进了户外装备销售,户外鞋及帐篷等户外用品的销量持续景气。

国内的户外参与率在疫情后得到快速提升。疫情爆发后远途出行受限,短途出游成了主要选择,我国露营风潮随之兴起。21年双11,飞猪平台露营预定量环比超13倍,天猫露营、冲浪、垂钓类商品销售分别同比增长超50%、30%和20%。我们认为对健康理念的重视是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后必然的发展方向,因此参与户外运动的习惯有望在疫情后就此形成,户外产业持续保持增长。

今年以来,高频数据显示国内需求旺盛,户外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继续景气。尽管3/4月份有国内重点城市疫情爆发及管控影响,户外用品行业网上销售仍然保持景气,前4月累计增速为12%,其中露营、野炊装备单四月份的销售额达到14.26亿元,超过去年双十一及双十二情况(我们认为户外装备属于即时消费,受集中促销影响小)。“淘宝报告”显示截止4月份,今年露营人群同比去年增27.42%,客单价增幅34%。从户外公司一季度收入、业绩看主要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速为27%,业绩增速为27%,保持着景气增速。

2.2展望:国内户外参与率空间大,短期最看好露营,制造端材料升级机会大

海外户外运动历史悠久,目前户外用品向环保化、功能提升趋势明显。户外用品对于耐磨和防水材料需求量大,随着TPU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多的耐磨材料采用TPU来取代PVC等材料,全球对TPU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未来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水上运动产品方面,一冲浪板为例,冲浪板的材料从木质到聚氨酯材料,再到年左右,充气式划水板问世,由于其具备体积小、轻便、耐用等特点,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近年来,充气式水上用品板已成为主流,并引领了行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而保持较快的增速。

国内对标欧美,我国户外参与率提升空间大,上半年疫情散发对于户外露营形成刺激。欧美等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整体发展时间悠久,已形成较强的户外文化。与欧美相比,我国户外运动起步较晚,参与率和产业规模仍有较大差距。从户外参与率看,我国仅为10%左右,而美国以及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户外运动参与率基本都在50%以上。国内户外活动参与率较欧美日韩差距大,国内户外用品制造发展空间大。在所有户外活动中,露营活动既能满足亲近自然又带有社交属性,在疫情下,符合人们的活动需求。京东的数据表明,在3/4月国内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京东平台帐篷、垫子类产品的销售额增速超过%。市场调研公司ReportLinker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到年露营设备市场将达到亿美元的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9.1%。

我国上市公司多处工厂制造环节,材料的升级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户外用品制造商突围有道。从产业链角度看,我国户外相关企业多数处于生产制造环节。从产品分类和毛利率情况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1)某些功能性强但是品类比较细分的,对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具备技术优势的公司能建立强壁垒,获取较高的利润率,典型的为浙江自然、华生科技,毛利率在30%以上。2)某些品类规模较大,一般可建立规模优势或品牌优势,典型的为台华新材、牧高笛,毛利率在25%-30%之间。3)产品不限于户外用途的,产品的附加值略低于前两类,品类规模较大,典型的为久祺股份、浙江永强,产品毛利率在10%-20%之间。

户外产业的加速发展为国内户外用品企业带来机会,我们认为生产制造端因有较大的规模以及多年技术的积淀,成长性及行业壁垒较好,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多数细分品类制造能够通过深耕核心技术持续成长;户外用品功能性要求高,技术将能提升产品价值,同时由于细分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对手基本不会以重投入突破技术壁垒,使得行业参与者能保持较高利润率水平。

短期看,汇率利好户外用品制造企业的业绩。户外用品制造公司的出口占比较高,主要的户外用品公司的产能位于国内,出口目的地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公司的收入毛利率、外币敞口的折算都将受益于人民币贬值。我们从两方面对公司净利率造成影响进行了测算:1)人民币贬值使得以外币结算的外销收入在折算成人民币后提高,进而提高毛利水平;2)公司的外币敞口在折算成人民币后价值提高,产生汇兑损益。测算结果显示:因户外用品企业的出口占比较高(基本在70%以上),毛利率提升幅度均在1个点以上明显;外汇敞口基本与外销收入成正比,外销收入规模大的汇兑收益贡献明显,浙江自然、久祺股份汇兑损益对净利率的贡献接近1个点。

3.化妆品:美妆赛道持续高景气

3.1板块回顾:各产业环节业绩表现有所分化,中游龙头品牌商表现亮眼

纵览美妆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和代工企业整体表现较为疲软。年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煤炭、天然气、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显著走高,化妆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与此同时,全球海运供给紧张导致海运费成本上涨,叠加各类监管条例逐步落地后,生产备案进程有所放缓,上游原材料和代工企业短期业绩承压。年板块总营业收入仅同比+1.23%,归母净利润同比-.67%,其中青松股份21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4.4%和-.9%,严重拖累板块整体表现。

中游品牌商表现相对较好,尤其是龙头美妆品牌业绩亮眼。中游美妆品牌商年共实现营收同比+29.56%,归母净利润同比+21.52%,22年Q1实现营收同比+22.4%,归母净利润同比+23%,远超美妆行业整体表现。美妆意识觉醒以及消费能力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美妆消费需求持续强劲,在国货崛起的背景下,中游国货美妆品牌持续成长。

龙头国货美妆品牌持续领跑行业,未来分化程度或进一步加剧。美妆龙头贝泰妮、珀莱雅、华熙生物21年营收分别同比+53.3%、+23.5%和+87.9%,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和社零化妆品14%的同比增速,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8.8%、+21%和+21.1%,22年Q1营收分别同比+59.8%、+38.3%和61.6%。美妆为可选消费品类,在22年Q1疫情反弹的背景下,社零化妆品销售额仅同比+1.8%,但龙头美妆品牌商呈现出超强韧性,其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得到市场验证,由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渠道运营等优势搭建的护城河持续加深。叠加行业监管趋严的影响,龙头美妆品牌的竞争优势或持续凸显,未来分化程度或进一步加剧。

3.2展望:长期看好功效护肤赛道,短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xpx365.com/clfl/571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