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什么不能吃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011/5751908.html 随着数字化办公时代的到来,办公笔记本已经成为商务人士不可分割的办公伙伴,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办公笔记本已经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其中,英特尔平台统领电脑领域数十年,是所有软件和应用生态的“开发标准”,所以无论是通用软件还是行业应用,英特尔平台都不存在兼容性问题,都能稳妥、稳定地运行。但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其应用并没有太多的特殊性,AMD平台用起来也没有太多问题。那么,商用办公笔记本采购,是选择英特尔处理的电脑,还是AMD处理器的电脑呢? 如果按上述情况分析,那在商用办公笔记本采购的抉择上,AMD和英特尔算是各有优势,有点难抉择!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大部分办公应用的确没有太多的“行业特殊性”,但如今的“商用”对硬件性能的要求并不低。Word文档编辑,简单的Excel表格处理,只要不是数据量太大,对硬件要求的确不高。但如今是多媒体时代,办公早已不再是Word和Excel那么简单了,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在生成和制作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这对硬件的性能要求可就不低了! 第二:真的是“哪家平台用起来都相差不大吗?”既然“商用”、“办公”对硬件的性能要求提升了,那么显然就不再是“用哪家平台都相差不大”,而是可能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时候甚至会非常大! 今年早些时候的ThinkFamily发布会上,联想推出了主打高性能和轻量化的全新产品线:neo系列,作为ThinkPad家族的商用本成员,这款产品在性能方面重新刷新了人们对于商用本的理解,而下面我们就以ThinkPadneo14为例,对比一下其AMD版和Intel版本,让我们了解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异。两款产品的具体配置如下: 可以看到的是,除了在处理器、集显、网卡方面略有不同,两款产品几乎采用了完全相同的配置,这也是为了能在测试过程中最大限度满足控制变量的要求,接下来将通过多个层次和维度的测试,来综合比较这两款产品在现代办公方面的能力。 Part1:CPU常规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两款产品所搭载的处理器的区别,笔者在这里摘取了CPU-Z和AIDA64的部分信息,具体如下: 可以看到的是,搭载英特尔酷睿i5-H处理器的ThinkPadneo14无论是内存读、写还是复制的速度,都要明显高于搭载AMDRyzenH处理器的ThinkPadneo14。 Part2:CPU渲染性能测试 所谓渲染,其实就是处理场景以实际创建图像或图像序列,对于那些从事2D/3D制作的工程师来说,通过CPU或者GPU进行数学计算来计算场景的外观并得出图像是建立数字孪生世界的最重要过程,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认为GPU渲染的能力要强过CPU,但实际上,CPU很擅长处理大量一般信息并以串行方式准确处理,而且不受显卡的限制,这对那些需要出差或者异地办公的工程师/设计师而言,还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CinebenchR23,就可以对CPU进行一般建模,动画和仿真性能(单核)以及标准渲染器或物理渲染器的运行速度(多核)的测试,笔者在这里也对两台电脑进行了CinebenchR23的10分钟循环测试,最终结果如下: 显然,胜出者依然是ThinkPadneo14酷睿版,也就是说,在CPU渲染性能这方面,ThinkPadneo14酷睿版的渲染速度更快,可以助力3D建模师、动画设计师等群体随时随地进行创作。 Part3:CPU运算性能测试 作为量化CPU性能的指标,CPU的整数性能和浮点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终在生产场景中的表现,整点运算性能影响如压缩与解压缩,计算机进程调度等操作,而浮点运算性能则主要影响科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如音视频的编解码,图像处理等操作,这里笔者通过Geekbench5来测试两款产品处理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不得不说,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ThinkPadneo14酷睿版的性能指标都呈现出领先的态势,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ThinkPadneo14酷睿版在压缩解压缩、音视频处理方面都会更有优势,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Part4:生产力环节测试 既然理论上ThinkPadneo14酷睿版的表现会更强,那么自然就要实测一番,首先是Office办公套件的测试,作为PC上安装与使用率最高的办公套件(没有之一),Office三件套几乎承包了每个企业员工的办公内容,对商用本来说,硬件的性能差异会导致对Office套件的运行效率产生很大影响,显然,作为打工人的忠实伴侣,在运行Office三件套这件事上,是万万不能掉链子的。 在这里笔者使用了ULProcyon来进行Office三件套的测试,该基准测试使用微软Office应用程序来衡量电脑的办公生产力工作性能。基准测试工作负载的特点是使用微软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的相关真实任务。两款产品的测试结果如下: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除了分数之外,其他测试项目的结果都以秒为单位,也就是说,时间越短,性能越高;数字越大,操作越卡。 为了谨慎起见,笔者在这里还通过PCMark10的应用程序基准测试对两款产品进行了测试,虽然两款软件师出同门,但是PCMark10的应用程序基准测试也同样囊括了Office办公套件和对Edge浏览器的测试,结果如下: 从结果来看,PCMark10给出了和ULProcyon相似的结果,即同样面对Office办公套件时,ThinkPadneo14酷睿版的操作都要更流畅,在加载保存文档、添加图片水印、转换格式方面都具备相当的优势,与之相对的,ThinkPadneo14锐龙版就要卡一些了。 虽然PCMark10已经有了针对Edge的测试环节,不过实际上针对网络浏览的体验,是有WebXPRT这样专门用于浏览器基准测试的在线测试项目的,它包含基于HTML5、JavaScript和WebAssembly的场景,可以反映设备浏览器在照片增强、加密等方面的性能,笔者也通过该项目对两款产品进行了测试: 和Office套件的测试相似,在分数部分之外的单位是ms,显然ThinkPadneo14酷睿版在网上冲浪,也就是浏览器高速浏览方面的能力,是要强于ThinkPadneo14锐龙版的。 那么Adobe部分的情况又如何呢?现如今内容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场景就是图片后期、视频剪辑,个人创作者、专业工作室在进行内容创作时,显然希望手头的商用笔记本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 这里笔者通过ULProcyon来进行测试,在照片测试的部分,将数字负片(DNG)图像文件导入AdobeLightroomClassic,然后应用各种预设。一些图片被裁剪、拉直和修改。在测试的第二部分中,将多个编辑和图层效果应用于AdobePhotoshop中的照片上。基准测试分数用来衡量电脑执行这些任务的速度。而视频基准测试环节会首先导入两个视频项目文件。项目时间表包括各种编辑、调整和效果。每个视频项目以H.编码的全高清格式导出,并再次以HEVC(H.)编码的4KUHD格式导出,基准测试分数基于导出所有四个视频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创意人群而言,性能越高意味着花费的时间越少,也就越能提高效率,无论是对图片应用预设,还是对其进行裁剪、拉伸、修改操作,或是对大量图片进行分批处理,还是以FullHD、4KUHD分辨率导出H.或者H.的格式导出视频,ThinkPadneo14酷睿版显然更能手到擒来。 PK总结:商用本平台,英特尔几近全面领先,抉择清晰 测试到这里也就正式结束了,可以看到的是,即便两款产品同属一个系列,甚至只有处理器方面的细微区别,但实际能带来的办公体验也大相径庭。就拿这两款产品来说,显然ThinkPadneo14酷睿版在面对各类人群时,都能提供足够的性能保障和出色的移动办公体验。 那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呢? 在进行测试之前的那个表格里,我们可以发现ThinkPadneo14酷睿版搭载了英特尔vProEssentials平台,可别小看了这个平台,作为英特尔多年来耕耘商用市场的证明,它能够带来的,正是企业及其员工对效率、体验、安全性、协作等多方面的诸多要求。 性能方面,第12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的出色性能让商用生产力场景得以革新,快速可靠的网络连接以及响应能力的提升,让vPro平台能助力企业实现优异的业务生产率和出色的业务协作,让商用PC真正成为高效率的办公平台。 此外,由于12代酷睿H系列还拥有AMX高级矩阵扩展指令集,大幅提升矩阵乘法运算的性能,因此在AI性能上也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无论是软件中对AI的调用,还是视频会议中的智能降噪等功能,都能通过AI带来更好的办公体验。 安全可靠性方面,通过HardwareShield(硬件盾)解决方案,vPro平台实现了武装到牙齿的硬件级别保护,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防范安全威胁于未然。 高效管理方面,通过英特尔的标准管理技术(ISM)和英特尔端点管理助手(EndpointManagementAssistant,EMA),为企业的IT人员带来了简单高效的远程IT维护和管理功能,运维人员能随时随地提供软件/固件更新和重启,让IT维护不再成为难题。 结语: 现如今急剧变化的世界大环境下,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在办公时所需生产力工具的变化与升级,需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积极迭代生产力工具。作为企业重要生产工具的商用办公笔记本,不仅需要提供稳定高效的生产力,还要具备AI智能体验、易用性、稳定性等特征,为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提供保证。生产力表现更优秀的商用办公笔记本产品,不仅可以减少商用办公成本,提升办公效率,还可以优化员工的个人办公使用体验,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可以看到的是,英特尔正在凭借vPro平台的优秀特质,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加出色的商用笔记本,推动这些企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声明:本文所有项目测试数据来源于中关村在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xpx365.com/clcs/57794.html |